一场关于“中国人能不能养中国本土狗”的政策调整实力配资公司,正在各大城市悄然推进。
7月1日,“中华田园犬禁养”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首位,引发全民热议。引发这场讨论的导火索,是西安市公安局发布的“重点限养区禁止饲养烈性犬和大型犬”图片中包含中华田园犬。
与此同时,广州、深圳、长沙等城市却逆势而行,相继宣布对中华田园犬解除禁养令。2025年1月21日,广州正式实施新规,将中华田园犬移出危险犬名录。深圳更早在2024年11月就解除了对这一本土犬种的禁养限制。
多城政策转向,解禁潮席卷而来
广州在2025年初率先行动。1月20日,广州市公安局与农业农村局联合发布《关于广州市一般管理区实行圈养和严格管理区禁止饲养、销售、繁殖的危险犬标准及品种的通告》,中华田园犬正式从危险犬名录中移除。
这份自1月21日起施行的新通告,结束了中华田园犬在广州长达15年的“危险”身份。政策制定者参考了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及省内深圳、佛山、东莞等城市的做法,发现这些城市 “均无中华田园犬” 在禁养名单中。
深圳的步伐更快一步。这座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在2024年11月就解除了对中华田园犬的禁养限制。自2006年以来,中华田园犬在深圳一直属于禁养烈性犬,直到这一政策的改变。
展开剩余82%最新加入解禁行列的是长沙。6月19日,长沙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组织了一场决定性的专题论证会。市人大代表、动物保护协会、大学教授、疾控专家等各方代表达成共识:中华田园犬应移出《危险犬只目录》。
“我赞成把中华田园犬移出《危险犬只目录》”,“我认为中华田园犬可以家养”——这些支持的声音在论证会上成为主流。
长期以来,禁养中华田园犬的主要理由是其 “基因不稳定” 的特性。相关管理部门认为,中华田园犬品种繁多,未经过基因筛选、定向培养,大多是杂交,导致体型和性格不稳定。
2022年,长沙市公安局在回应网民建议时就曾表示:“现阶段的中华田园犬,品种繁多,未经过基因筛选、定向培养、人工筛选,大多是杂交,导致品种不纯正、基因不稳定,体型和性格也不稳定”。
然而,这一观点正被科学研究和实证数据推翻。
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邓百川指出,中华田园犬的基因保留了一定的遗传多样性,但其遗传基因经过上千年的积累与沉淀,具备了独特的优势和稳定性。
“通常情况下,中华田园犬对主人和熟悉的人很友善温顺,不会主动攻击。”邓百川表示,它们具有守卫本能,对陌生人可能会表现出警惕,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对陌生人有激烈反应。
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屠迪在长沙论证会上强调:“中华田园犬是中华民族的先祖历经数千年驯化而严选的犬种,吸收了诸多犬种的优点,属于多次杂交,不断优化的综合型‘选手’,具有吃得少、疾病少、适应本土环境能力强的特点,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。”
禁养政策的负面效应
禁养政策带来的最大副作用是导致大量弃养。据相关统计,中华田园犬占城市流浪犬总量的70%,成为流浪犬问题的主要来源。
长沙市人大代表、长沙县动物保护协会会长杨娟指出:“中华田园犬被禁养后,很多被主人弃养,变成了城市中的流浪狗,甚至被作为无检疫肉类送上餐桌,对市民的日常出行和食品安全形成威胁。”
这一观点在论证会上引起广泛共鸣。自媒体人司海涛表示:“中华田园犬作为本土犬种,陪伴中华民族数千年,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与记忆。它们对主人忠诚、温顺,适应本土环境能力强,是许多家庭情感的寄托,也是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
政策矛盾也日益凸显。一方面,多个城市禁养中华田园犬;另一方面,导盲犬常用的拉布拉多、金毛等品种同样在部分城市的禁养名单上,影响视障人士权益。
西安市的禁养名单中甚至包含了萨摩耶、拉布拉多猎犬、金毛寻回猎犬等公认温顺的犬种。在“中华田园犬禁养”话题登上热搜后,西安警方作出了回应。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限养办工作人员解释:“并非所有的中华田园犬都不能个人饲养”。
该工作人员表示:“中华田园犬有各种种类,禁养中华田园犬指的是‘含有一些禁养犬血统的中华田园犬,没有这些犬的血统的话,可以办狗证’。”
这一解释反映了城市养犬管理中的复杂现实。全国各地对大型犬的定义存在显著差异:广州的标准是体高超过71厘米;成都的标准是身高在65厘米以上;温州的标准则是体高超过60厘米。
禁养犬种数量也各不相同:广州禁养犬种有36个,合肥禁养犬种为39个,温州禁养犬种有25个。结果导致一种现象:A市禁养的犬种,B市允许饲养。
目前,全国范围内至少还有14个城市将中华田园犬列入禁养名录,包括西安、成都、杭州、沈阳、郑州、海口等地。
解禁后的精细化管理
各地解禁并非简单放开限制,而是配套了更精细化的管理措施。
在广州的解禁决定中,政策制定者明确指出,将中华田园犬移出危险犬品种并纳入登记管理,可以加强养犬登记管理机制落实,“避免因混血犬只难以鉴定品种而脱离登记管理”,同时促进城市无主土狗的收容救助,缓解涉犬人群对立情绪。
长沙在论证解禁的同时,也强调需要配套完善管理措施,转向 “管人重于管狗” 的模式。2025年7月起,长沙公安机关将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启动配套细则制定,包括犬只登记、芯片植入、强制保险等规范。
深圳则通过 “养犬积分制” 来约束主人行为,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。
实践证明,解禁政策带来了积极效果。广州解禁后,流浪犬数量下降了40%,证明规范管理比简单禁止更为有效。深圳解禁后,通过行为规范管理,田园犬伤人事件并未显著上升。
城市养犬管理正从“禁品种”向“管行为”转变。专家们一致认为,犬只的攻击性主要取决于主人的管理和训练,而非犬种本身。
长沙论证会上的共识明确传递了这一理念:“解禁是精细化治理的起点,终点在千万养犬人的责任意识”。
在政策优化方面,专家呼吁制定全国统一标准,以行为评估而非品种来定义烈性犬,并豁免工作犬。同时建议实施分区管理:在市中心禁养大型犬,郊区农村放宽限制,配套芯片追踪。
对于养犬人,专家建议遵守三项基本原则:养犬必办证、打疫苗、拴绳。在政策过渡期,长沙市民被建议避免新增饲养,等待正式登记通道开放;现有田园犬主人需做到出门必拴绳、主动避让行人、即时清理粪便。
随着广州、深圳、长沙等城市相继解禁,一场城市治理理念的变革正在蔓延。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限养办工作人员表示,并非所有中华田园犬都不能个人饲养,关键是要通过正规程序办理狗证。
精细化养犬管理正在取代“一刀切”禁养模式。长沙市公安局组织的论证会达成共识:“解禁是精细化治理的起点,终点在千万养犬人的责任意识”。
这场政策变革既尊重了中华田园犬作为 “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” 的文化价值,也回应了现代城市管理的现实需求。随着更多城市加入解禁行列,养犬人的责任意识与科学管理措施的完善,将共同构建人犬和谐共处的城市空间。
综合自澎湃新闻、极目新闻、羊城晚报、广州日报、新浪财经等实力配资公司。
发布于:安徽省